近期关于汽车,跨圈大新闻就是欧盟终于通过对中国进口的电车加征关税的政策,而且众所周知,加征额度不低。从原有的10%关税基础上,加征了7.8%到35.3%不等。国庆时忙着带娃,没空更新,今天参照大家的关注点,简单聊聊它。
首先,对于欧盟的最终通过,我一点也不意外。其实这并不太涉及到什么意识形态,中欧关系等等,就是中国电车让他们怕了,尤其是当下中国电车市场的内卷价格,让他们真的是彻底毫无应对之法。不说中国品牌,我们就看欧洲自己品牌的电车,大众的(丨),德国人去年就发现,德国本地产的ID.3售价要3.99万元欧元起,而中国生产的卖多少钱呢?才1.52万欧元起,连半价都不到,这怎么竞争?何况还有一大堆智能装备更全更便宜的中国品牌电车磨刀霍霍。
我们都知道,主流的汽车品牌欧洲最集中,本土市场是他们的基本盘和大本营,那是绝对不能丢的,所以怎么办?只能祭起关税壁垒大旗,去抵消欧洲本土电车的价格劣势。所以我并不太同意网上一些人的阴谋论和冷战论,本质上还是一个市场自保的行为,谁对它们有威胁就打击谁。
你可以看到不但是中国车企,在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也被加征了9%,马斯克估计同样不爽。此外,我记得去年有条新闻,说某德国贸易公司从中国进口了20多辆大众ID.6,想反销德国赚差价,结果直接被勒令就地销毁,你看对自己人照样狠,影响它赚钱就没有任何情面可讲。
也因此,不少人在问,这次为啥上汽被加征得最多?高达36.3%,比隔壁的比亚迪高那么多。官方解释是上汽不配合递交材料,显然没人信,这么重大的政策哪有这么草率和任性的。其实真正的理由是,就欧洲市场而言,他们认为上汽的威胁最大,主要是因为MG在欧洲卖得太火了,去年拿了一堆销冠,MG4 EV直接把欧洲本地最爆款的ID.3都给干趴了,而且据说上汽还正在谋划借助MG的渠道和品牌,把智己等旗下一堆电车都推向欧洲,他们能不怕,能不下狠手嘛?
第二个问题,这政策对中国品牌电车影响大嘛?当然大。这两年出海一直是中国品牌的重点。不光是为了中国汽车的崛起。从企业层面,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实在太卷了,投入巨大,亏本卖车,关键是亏本还往往赚不到吆喝。这时海外市场就成了摊销成本、补贴亏本的回血关键!特别是车价贵、消费实力强的欧洲市场。所以这番加价,对于本打算发力欧洲的中国电车,直接面临着两难:要么眼睁睁放弃欧洲市场;要么就只能放弃利润,补贴关税增额,这都远远偏离了初衷。
不过,是不是真的对中国品牌出海造成毁灭性打击?那到真不至于。首先,都知道汽车市场不只是欧洲,也不只有美国,还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。事实上,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居全球第一的背景就是,排名靠前的市场都不是欧美,而是俄罗斯、中东、东南亚这几个“富矿”。包括目前被打压最狠的上汽,这几天我私下问了负责海外市场的朋友咋办?回答曰:调整策略,加大对其它市场的拓展呗,并且欧美也不是铁桶一块嘛,比如澳洲市场,就有机会,目前正在努力。
此外,新能源市场也不只是电车,还有混动,看我的节目的观众都知道,我一直觉得混动才是未来的主流市场,也更有技术含量和门槛。电车被限了,我们加大对混动的投入力度,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未必不是好事。 最后,最关键的一点,这种加税政策就是杀敌八百,自损一千。新能源是汽车产业的大趋所势,这是谁也阻止不了,改变不了的。只会让一众欧洲车企在襁褓中继续裹足不前,缺乏变革的动力和决心。
而另一面,中国车企面临更严峻的境遇和更残酷的市场,只能更加拼命的去拼去卷去开拓去创新,若干年后,谁会是最终的强者和胜者,不言而喻。逆风,中国汽车继续加油!